“ 萬九 ” 公共房屋的經濟房屋及社會房屋分佈
日期: 2012-06-05
2012 年 6 月 4 日
新聞資料
(房屋局、建設發展辦公室、土地工務運輸局、交通事務局)
“ 居有其所、安居樂業 ” 是特區政府房屋政策的目標。政府貫徹 “ 以人為本 ” 的核心施政理念,合理配置公共資源,保障本澳居民的居住權,依輕重緩急次序,以適當的方式,按力所能及原則,積極發展公共房屋項目,明確提出了 “ 社屋為主、經屋為輔 ” 的公共房屋政策方針,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。
現時,特區政府正全力以赴、加緊推進在 2012 年達成分階段興建、落成 19,000 個公共房屋單位的目標。位於石排灣公共房屋項目內的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 CN4 地段提供 4,672 個社會房屋單位,石排灣 CN3 地段的居雅大廈經濟房屋以及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 CN 5a 項目合共提供 3,977 個經濟房屋單位,現時建築群已逐步完成結構層的工序,部分區域的塔樓更進入內外部裝修以及機電消防設備的安裝,工程進展順利,並爭取 2012 年年底落成。另外,配合公屋地段的興建,道路鋪設及地下管網等基建工程亦相繼展開,進展順利。
房屋局局長譚光民今 ( 4 日 ) 到石排灣公共房屋項目地盤,了解工程施工進度。
石排灣公屋項目
石排灣公屋項目位於路環石排灣都市化規劃方案的規劃範圍,即路氹城以南,原為工業用地及石礦場。經重新規劃後,石排灣將成為一個全新的生活小區,公屋項目分佈在 CN3 、 CN4 及 CN 5a 三個地段上,合共提供 8,649 個住宅單位。區內將設置各項的配套設施,例如:學校、衛生中心、商舖、街市、康體設施、公共停車場及大型巴士轉乘中心等;此外,還引入再生水重用概念,務求為區內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。
位於石排灣 CN3 地段的居雅大廈,由 8 座經濟房屋組成,目前 8 幢住宅塔樓已完成平台及上蓋結構工程,正進入大樓的內部裝修,房屋局現正向獲甄選家團寄出揀樓通知信,並分批安排於明( 5 日)起參觀位於青洲社屋之示範單位; 6 月 12 日 起則按序安排家團代表往房屋局選購單位。
另外,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 CN4 地段為石排灣公屋項目中最大一項,提供 4,672 個社會房屋單位,其總體結構工程將會在本年 7 月完成,現階段繼續展開各樓層之機電工程部份,而泥水項目進度已到第 15 樓,目前工程正積極進行,爭取年底內完成整體建設。房屋局會待項目落成後,盡快安排合資格的家團「上樓」,以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困難。
至於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 CN 5a 項目,則為經濟房屋項目,提供 2,153 個經屋單位,並設有社會設施,停車場,樓宇之間將開闢為綠化區,有關項目的十座塔樓日前已平頂,接續全面展開裝修工程。特區政府現正根據《經濟房屋法》之售價原則,跟進石排灣公共房屋 CN 5a 地段經濟房屋之訂價工作,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公佈單位售價,其後,透過公函按序通知獲甄選經濟房屋輪候家團之預配安排。
另外,毗鄰的石排灣 CN7 地段公共房屋的兩幢住宅塔樓中,其中一座已於上月底平頂,並有序開展裝修及機電等設施之安裝,另一座將於本月平頂,整個項目預計於年底前完工。
配合石排灣都市化建設及公屋地段的興建,土地工務運輸局啟動了該區第一階段基礎設施的建造工作,包括道路及地下管網建造工程、斜坡加固工程,以及行人天橋建造工程等,施工進展順利,其中道路基建部分可望於今年 12 月竣工。
在整個石排灣都市化規劃方案中,已預留空間設置大型巴士站,交通部門會安排區內有足夠巴士路線行駛,提供往來澳門半島及離島之巴士服務,此外,政府現已有序開展區內行人天橋的設計及招標建造工作,藉以完善行人空間及過路設施的設置,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,方便居民前往區內相關交通配套及社區設施。
“ 萬九 ” 公共房屋的經、社屋分佈
特區政府高度關注居民的住屋需求,明確提出了 “ 居有其所、安居樂業 ” 的房屋政策目標。目前,萬九公共房屋計劃已全線動工,已建成的公共房屋單位有 3,843 個,在建單位 15,417 個,合共 19,260 個單位。
政府在優先照顧社會弱勢群體的大原則下,依循合理社會資源、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及維護優良傳統倫理觀念之原則,分析及研究社會實際情況,並評估永寧廣場大廈及湖畔大廈之最新配售及預配情況,再按照 “ 社屋為主、經屋為輔 ” 之公共房屋政策方針,釐訂出 19,260 個單位的經、社屋分佈,其中,經屋有 9,196 個單位,而社屋則有 10,064 個單位。(詳見附表)
除 19,260 個公共房屋單位外,經初步評估,政府現有的土地儲備可供興建公屋單位約 6,300 個,其中約 3,850 個公屋單位現正規劃中,本年可望跟進招標及陸續動工。根據過去的經驗,經屋及社屋的需求會因應人口結構的轉變、經濟環境及樓價的高低而出現變化,因此,特區政府將根據社會實際情況,在優先照顧社會較弱勢群體的大原則下,按照社屋為主、經屋為輔的政策主調,彈性處理社、經屋的分配比例,以期更科學、客觀地利用公共資源,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屋問題。
“ 萬九 ” 公共房屋的經濟房屋及社會房屋分佈
公屋項目 |
社會房屋 |
經濟房屋 |
青洲社屋 - 青泉樓 |
210 |
|
青洲社屋 - 青雅樓 |
357 |
|
青洲社屋 - 青翠樓 |
672 |
|
青洲社屋 - 青松樓 |
252 (長者社屋) |
|
筷子基社屋 - 快富樓 |
484 (長者社屋) |
|
筷子基社屋 - 快意樓 |
400 |
|
望廈社屋 - 望善樓 |
588 |
|
望廈社屋 - 望賢樓 |
346 |
|
筷子基公共房屋 |
737 |
|
台山中街公共房屋 |
578 |
|
望廈社會房屋第二期 |
768 |
|
石排灣公共房屋 CN4 地段 |
4,672 |
|
永寧廣場大廈 |
|
880 |
湖畔大廈 |
|
2,703 |
青洲坊 Lote3 地段 |
|
770 |
青洲坊 Lote4 地段 |
|
500 |
居雅大廈( CN3 地段) |
|
1,824 |
石排灣公共房屋 CN 5a 地段 |
|
2,153 |
石排灣 CN7 地段 |
|
366 |
總數 |
10,064 |
9,196 |